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求学路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2月11日,在贵州省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李昌德用背篓背着李青怡、牵着李思宇,冒着严寒去上学(恒大集团提供);下图为2020年12月23日,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昌德(中)牵着李思宇(右)、李青怡放学归来(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今年8岁的李思宇和6岁的李青怡是一对小兄妹,他们老家原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河头村,曾是2014年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思宇、李青怡的父母因常年在外务工,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重任就落在爷爷李昌德肩上。从家到乡里学校的距离大约4公里,老人带着孩子,爬坡下岭,需要步行近1个小时。
2018年冬天,爷爷李昌德用背篓背着李青怡、手牵着李思宇,迎着凝冻恶劣天气步行在上学路上的情景被帮扶干部拍成照片发到网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9年初,李昌德一家6口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位于大方县城的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
搬出了大山,搬进了新家,李思宇、李青怡兄妹也就近安排在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的小学和幼儿园上学。新学校教学环境更好,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
“免费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娃娃们能就近上这么好的学校,是我这大半辈子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啊!”今年已68岁的李昌德老人感叹道。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2月13日,在贵州省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李昌德用背篓背着李青怡,冒着严寒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无人机照片);下图为2020年12月24日,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昌德(中)牵着李思宇(右)、李青怡去上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8年12月13日,在贵州省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李昌德用背篓背着李青怡、带着李思宇,冒着严寒去上学;右图为2020年12月23日,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昌德(中)牵着李思宇(右)、李青怡放学归来。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2月13日,在贵州省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李昌德用背篓背着李青怡、带着李思宇,冒着严寒去上学;下图为2020年12月24日,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昌德(中)牵着李思宇(右)、李青怡去上学途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2月23日,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昌德(中)牵着李思宇(右)、李青怡放学归来。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2月24日,李青怡(中)在大方县恒大第十二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们比赛骑车。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