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 建好“大师资”
我省全面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本报讯 记者明绍庚报道 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一线……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若干举措》从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建设大师资队伍、拓宽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六大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工作举措,确保“大思政课”建设扎实推进。其中,在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我省要求各市各高校充分挖掘“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雷锋精神等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和英雄模范事迹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在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我省要求建好用好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完成好实践教学任务。
“大思政课”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时代的课题。《若干举措》提出,要把“大思政课”摆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组织开展好“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推出一批思政“金课”。
我省将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选聘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队伍综合能力。
《若干举措》要求,各市各高校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基地资源、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把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各项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确保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英雄回家——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 我省农村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郝鹏在抚顺调研并开展信访工作督导时强调 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信访工作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 共建“一带一路”激发外贸新动能 前10个月我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值近一半
-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辽宁六人当选
- 打开十月稻田成长问号——“一碗好米”如何成就二百亿市值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明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 中方愿同俄方一道 不断深化双边关系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2023年是中乌关系史上特殊的一年 总统先生这次访华具有重要意义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同乌拉圭总统会谈:深化双边关系日益成为两国各界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