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点赞辽宁国际教育 创新教学方式,带国际青年“沉浸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日报七版发布《国际学生获得中医药实践体验 沈阳运用现代科技开拓更多学习机会》报道,点赞辽宁的国际教育以及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创新教学方式,带国际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用现代科技开拓更多学习机会。
来自沈阳工业大学的留学生们近日来到了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了解中医药历史,以及如何借助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发展。
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博士生Olga Subi Malekani表示,学院展览馆运用科技的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神奇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可以看到人参的生长过程,还能分辨野生和种植人参的细微差别,"她说。
Malekani是沈阳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她通过VR技术了解了甘草、覆盆子和银杏等常用中药材的起源和药用价值。
14名外国留学生参加了这次由两所教育机构在11月下旬组织的参观活动,旨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并促进国际学生间的交流。
在中药房,学院药学系副主任张建军演示了杆秤的使用方法,这种秤具可追溯至古代。他调整铜制天平至水平,然后按顺序精确放置特制铜砝码。
31岁的微制造工程博士生Ali Riaz说:"这些传统工具的精确度令人惊叹。特别是砝码的递进设计,从最小单位到最大单位,非常适合中药的配制。"
来自几内亚的32岁电气工程硕士生Amara Keita尝试用研钵研磨药材。张主任指导说:"要保持力度均匀,这样粉末的细度才能一致。"
Keita说这让他想起了祖母制作传统药物的场景。"传统智慧在不同文化中有共同之处,这很有趣,"他说。
制作艾条的过程特别吸引了26岁的来自科特迪瓦的Grace Kouassi。艾条用于艾灸,这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处燃烧艾草来刺激循环。
她仔细观察清理、理直、搓制艾条的每个步骤。
"我从没想到制作艾条需要如此注意细节,"她一边专注工作一边说。
"老师解释说,我们需要顺着纹理走向,施加均匀的压力才能达到正确的质地。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中蕴含着很多智慧,"她补充道。
来自巴基斯坦的25岁机械工程硕士生Raja Muhammad Adeel学习了如何挑选人参片泡茶和控制水温,他说自己从未想到泡茶竟是如此精妙的艺术。
茶香四溢时,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各自国家的传统医药。
来自巴基斯坦的34岁博士生Bilal Shabbir Chohan说:"最令我兴奋的是这些看似古老的技艺实际上很'年轻',"他补充说,通过数字展览和实践体验,他对传统医药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的传统尤那尼医学和中医都源自古老文明。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我们的传统医药焕发生机,"他说。
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28岁的Syed Musarat Hussain表示,这次活动让他对传统医药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医疗,更是对完美的追求。"
在送别学生时,沈阳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华钰说,文化没有国界,创新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
"看到这些灿烂的笑容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李院长说。
(中国日报 吴勇 陈美玲)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