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沈阳市沈河区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近日,记者从沈阳市教育局获悉,沈河区作为沈阳市唯一入选,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据悉,此次获认定辽宁省的县(市、区)共6个,这也是辽宁省区县首次通过认定。
围绕创建目标,沈河区构建了政府引领、部门主导的创建体系。成立了由区政府主导、教育局组织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专班,全面协调、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每周召开工作会议,以创促改扎实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监测,邀请省、市专家对全区创建工作进行多轮次指导,实行问题销号管理,逐个补齐创建短板。

着力“补短板” 筑牢“硬支撑”
近年来,针对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希冀,沈河区下大力气解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和大校额等短板,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近三年来,沈河区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新建6所学校,其中,沈阳市第七中学南部校区、第七中学润樾府校区、第七中学卓越校区和沈河区方凌小学异地重建等项目已于202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9660个学位,惠及周边15个社区。今年,沈河区正在加速推进朝阳街第一小学低年部新校区、文艺路第二小学翰林路校区综合楼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再新增1620个学位,累计增加13.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有力缓解了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学位和生均面积不足的问题。
沈河区先后推进沈阳市回族初级中学与沈阳市第九十中学、沈阳市满族中学与沈阳市第一四三中学等学校实现整合重组,合并5所中小学,调整对应的学区划分,在整合基础上完成集团间校际腾挪。同时,沈河区积极利用学校周边单位、运动场馆资源,通过租借等方式为沈河区莲花街小学、沈阳市育源中学南校区增加了共计1315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沈河区还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教育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包括改造理化实验室、更新师生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区域中小学电子白板系统、录播教室、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先后启动了“数字校园”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二星级标准完成率100%,义务教育集团长学校三星级标准完成率100%, 提升了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完成了沈河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惠及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抓牢“更优质” 提升“软实力”
沈河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区内的市实验学校等中小学与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建基地协议。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沈河区破解了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和专业引领问题,目前全区47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纳入9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学校覆盖率100%。制定《沈河区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发挥优质学校、优秀师资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强带弱、整体提升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沈河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课程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足开全课程,坚持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设立的20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沈河区严格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落实好课后服务“5+2”时间要求,全区中小学校“双减”校本模式及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本精品项目100%全覆盖。沈河区先后获得“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双减”改革试点地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等荣誉。沈河区6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获得全国及省市球类、冰雪及体育特色校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艺术示范区、省体育艺术2+1示范区等荣誉。
此外,沈河区在高中阶段教育也硕果累累。沈阳二中沈河高级中学正式获批,将在今年实现首届招生;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实现跃升式发展;沈河区普通高中呈现扩优提质特色发展态势。沈河区整体教育生态持续完善,更加和谐,未来可期。
“沈河区将以此次获评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为服务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沈河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北国网记者 栾溪
沈河区宣传部供图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