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走进红梅文创园 看展、涂鸦、与艺术家们“云”交流
参观插画装置艺术展、亲手绘制涂鸦作品、观赏艺术名家的精美作品……10月17日,辽报北国小记者团来到红梅文创园,在这充满文艺气息的新派潮流场地,开启了一场探访曼妙艺术世界的发现之旅。

活动伊始,鲁美人文学院星星文创负责人郑跃老师首先向小记者介绍了红梅文创园。红梅文创园原为沈阳红梅集团旧厂区,被沈阳人熟知的红梅味精之前就在此处生产。在工厂停产后,经过一系列改造,这片具有80年历史的园区被改建成了如今集艺术馆、演艺场、书坊等聚集的文创园,现代文化气息浓郁。
看到曾经尽显历史斑驳的工厂厂房,摇身一变成了新潮现代的文创园区,让小记者和家长们很是赞叹。

随后,在郑跃老师的讲解下,小记者们参观了位于园区“原料库”展区的插画装置艺术展。在这个展区的艺术作品色彩明快、活泼,时而幽默、时而大胆、时而怪诞,如此天马行空的作品也深深的吸引住了小记者,每到一副作品前,小记者们都要簇拥上前,仔仔细细的观看作品的每一处细节,结合老师的讲解,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在这个展区,除了绘画作品,几处风格前卫大胆的展品也让小记者们充满好奇,对于艺术家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幻化成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让小记者们觉得很是神奇。


在看了插画装置艺术展后,运用在展览上获得的启发,小记者们亲手绘制了自己的涂鸦作品。
灵感迸发的小记者们想法大胆、笔触细腻,将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想生动的展现在画纸上,颇有小小艺术家的风范。作品完成后,郑跃老师对小记者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一些小记者在色彩搭配、艺术想象上展现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领悟。


活动的最后,小记者们来到了“破冰计划2020”艺术展区,在这一展区小记者们领略到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作品。
在这里,根据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所表达的不同主题,展品被分成了若干个展区,在讲解老师的介绍下,小记者们了解到一幅幅看似抽象难懂的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原来每件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们或是对生活、或是对世界、或是对人与自然的感悟与反思。
除了绘画作品,在这里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了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在多媒体艺术展区,艺术家们运用现代影像技术来展现自己的态度,并且通过互动体验增强了艺术作品与观众的联系,仿佛小记者们通过这些作品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一场“云上交流”。


“原来除了拍照和写日记,还可以用这么多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我今后也要尝试看看。”参观完艺术展后,一位小记者说道。
不仅是小记者在活动后有所感悟,家长们也在红梅文创园内既领略到了老工业城区的历史风貌,也通过看展感受到了艺术的多彩与感染力,并且表示红梅文创园这一家门口的文化展区,不仅是值得参观游览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可以提升孩子艺术领悟能力的好去处。
北国网记者 周苗苗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省水利厅深入自贸区沈阳、营口片区开展业务培训 确保省级赋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奋力耕耘正当时——农业强国建设一线的四个故事
- 【每日一习话】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会火热开启
- 为法治辽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十五项“硬措施”营造发展好环境
- 全省推动民族自治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会议召开
-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 支持鼓励优秀退役军人优先到中小学任教
- 沈阳大连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省委有关部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