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学子:留学国家怎么选?

留学规划中,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个符合自己未来教育、职业以及生活规划的留学目的国,是走向成功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每个人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考虑的因素各有不同,有时甚至一些和教育非相关的因素,比如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建筑风格,也会影响学生对留学目的国的选择。但无论如何,留学目的地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性、高等教育水平与声望、语言、文化、留学费用、社会安全以及当地社会对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与文化的接受和容纳度,是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当然,不同因素在每个人考量中所占比重的不同也就决定了选择国家的不同。
根据最近几年出国留学目的国的统计情况来看,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始终是多数中国学生的首选。简单来讲,由于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普及性,使得在英语国家中留学的语言障碍会相对容易克服。更重要的是,英美两国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声望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对于拥有名校情结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同时,英美两国在全球经济社会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影响力、学位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都容易赢得学生青睐。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
留学目的国里学生所学专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排名也决定了学生的选择。比如,很多学习时装设计的同学选择到意大利、法国等时尚氛围浓厚的国家就读;计划学习工程类的同学选择前往德国求学。也有一些学生选择到荷兰、北欧等一些国家去读书,但需要注意的是小语种学习的难度。
近期一些亚洲国家成了留学“新热门”,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甚至包括全球最奢华的城市迪拜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选择马来西亚或泰国的主因是相对欧美国家而言更实惠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文化更为熟悉。迪拜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迪拜允许国际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位课程,国际学生可以选择边学习边工作,获得学位的同时还能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此外,就业潜力、灵活的签证政策也是留学迪拜的一大亮点。
文化因素在留学目的国的选择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留学英国的学生都是被独具魅力的英伦文化深深吸引。英国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拥有高包容度和接受度,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了中国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的机会,提高了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度。在英国,社会秩序和规则得到了公民的良好执行,社会安全度高。
完成学业后在留学国是否有长久发展机会也很重要。比如英国推出允许国际学生毕业后留英两年来寻找工作的政策后,选择赴英留学的人数明显增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有一些学生对留学目的国的选择发生很大变化。政治的稳定、政策的持续以及社会安全已成为选择留学目的国最重要的指标。各国政府对疫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留学生是否可以享受免费的社会公共医疗服务也是学生的考量内容。在英国,由于疫苗接种项目顺利推进,为将来建立开放而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基础,也有助于保障国际学生的留学安全。
无论如何,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国之前,要制定清晰、明确而实际的学习、职业与生活规划,并且懂得在各种因素考量中进行取舍,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留学选择,开启愉快而充实的留学之旅。(王忠义 作者系英国赫瑞-瓦特大学中国和东亚办公室首席代表)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省水利厅深入自贸区沈阳、营口片区开展业务培训 确保省级赋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奋力耕耘正当时——农业强国建设一线的四个故事
- 【每日一习话】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会火热开启
- 为法治辽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十五项“硬措施”营造发展好环境
- 全省推动民族自治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会议召开
-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 支持鼓励优秀退役军人优先到中小学任教
- 沈阳大连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省委有关部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