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纳入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
北国网记者王世海文并摄
核心提示
开学在即,沈阳许多初一中学生看到了新学期教材,一个新变化,让他们颇感兴奋和自豪。
牛河梁遗址,这个发现于家乡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第一次出现在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中。
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教材迎来全面改版,改版后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正式将牛河梁遗址纳入第一单元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中。
更加凸显红山文化重要价值
在北方图书城五中店,记者看到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正在售卖,翻到第15页,有一部分牛河梁遗址介绍,简要勾勒出红山文化的辉煌成就。
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开始售卖。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牛河梁遗址介绍在新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第15页。
搭配在教科书文字旁边的两张图片分别是牛河梁积石冢、祭坛和牛河梁遗址出土文物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展示的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积石冢、祭坛图片说明牛河梁遗址内发现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等遗迹,反映了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发达的祭祀礼仪,为后人揭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古代文明世界。
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
牛河梁遗址出土了大批玉器,举世闻名,玉猪龙是其代表。精美玉器体现出先民们的工艺水平、审美情趣与精神信仰。玉器的功能不仅是饰品,还被当作礼器、祭器等,成为等级、权力、地位的象征。
据了解,牛河梁遗址被纳入我国义务教育新版教科书,体现了国家对红山文化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凸显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的重要价值,持续提升牛河梁红山文化的知名度。
牛河梁遗址也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成为全国师生探索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一名学生正在阅读新版教材中有关牛河梁遗址的内容。
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600年
在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有3道长约10公里的丘陵土梁,因狭长的牤牛河从这里蜿蜒而过,故得名牛河梁。上世纪80年代,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遗址群在牛河梁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1988年,牛河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点大遗址。
红山先民雕塑。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为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实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
牛河梁遗址中的女神庙遗址。
红山文化所展示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精神内核。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凤。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牛河梁遗址被确证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把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线又向历史纵深推进了600年。这一肯定不仅为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也为其能够顺利进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第一单元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中,共计列举了三处先民遗址,除了牛河梁遗址,还介绍了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国和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牛河梁遗址最早,距今5800--5000年,良渚古国距今5300--4300年,陶寺古城遗址距今4300--4000年。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市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良渚古城证实距今大约50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
资料显示,陶寺古城面积大约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城内有多处墓葬,出土众多随葬器物。陶寺古城遗址表明当时黄河流域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新纳入中学教科书的牛河梁遗址,与良渚古国、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一道,有力表明中华民族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各具特色,不断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早期中华文明主体,将中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变为可信的历史。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