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育并举” 培育时代新人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坚持“五育并举” 培育时代新人
——写在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2024年7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庆(右二)回访母校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04年,1955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实验学校,2021年被评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曾荣获全国体育特色学校、国家级奥林匹克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辽宁省文明校园、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科研兴校百强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朝阳市“名学校”“先进学校”“模范学校”。
建校12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在朝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学校积极探索“党建+思政+德育”教育模式,把党建和德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注重倾听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搭建党员干部展示风采、锤炼本领、创先争优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立德、强智、育体、润美、重劳”为育人目标,构建爱国崇德、强学启智、拼搏健体、诚朴尚美、自强勤劳“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建立“12345”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以工作机制为突破口、以德育课程为落脚点、以常规管理为保障、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以德育保智育、用管理促学习的德育工作模式。
以“四个坚持”,实施“大”德育建设。坚持三个年级设置递进德育目标,开展与目标协调统一的德育活动;坚持各部门、各教研组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参与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圆心,以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半径,以家校合作力度为旋转角度,共同画好德育工作同心圆;坚持挖掘和使用信息化手段,吸引学生充分参与的同时,提高活动组织效率。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形成了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确定德育课程目标、课时计划、评价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工作划分为3个模块主题。依托校园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围绕主题升旗、主题微班会等开展特色德育周会和特色午读。定期开展特色研学实践、志愿服务,每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演讲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等。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以构建高品质课堂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需求为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互动合作,达到培养学科素养的目的。
学校始终坚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如何学上,其特有的“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堂实行“五让六环节”教学策略,书本让学生读教师指导、收获让学生讲教师支持、问题让学生提教师解惑、规律让学生找教师引导、提升让学生写教师鼓励。课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深度学、真实学,逐渐提高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完善课程体系,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构建“3252”课程体系,突出有道德、有体魄、有学识三原则,课程门类涵盖学科拓展类、人文素养类等五个方面。学校在开齐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外,还开发了39门优质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提出以师德师风为教师专业的标准,以教学质量提高为方向,在名师出质量、管理出质量、效率出质量上下功夫。
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设高级教师研修班和青年教师提升班,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师生同考等活动,加快教师专业化提升。鼓励教师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在科研立项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研究、思考、实践的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开阔了视野,获取了新知识、新技能。近两年,学校有3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4名教师评为省优秀教师,包括1名特级教师。学校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被清华大学等40余所学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校。
近年来,学校承办了朝阳市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现场会等大型活动,与6所学校签订了特色校建设帮扶协议。学校党委书记李铁松作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评估专家,多次到省市内各高中进行评估指导。学校成立强基办公室,推动拔尖人才培养,18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4名学生入选国家英才计划名单,8名学生入选辽宁省英才计划名单。学校教师多次受到邀请,与同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未来,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党建+”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和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李铁松
(作者系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党委书记)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